评价褚时健,不要忽略时代背景
▲点击关注“吴主任”
Fyodor Vasilyev • 1870
3月5日,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这些天很多人都略有所知。褚时健七十多岁再创业并成功打造了“褚橙”这个品牌也激励了很多依然在生活中努力奋斗的人。
今天如果有人能把一个小厂子做到亚洲第一,累计给国家上缴利税两千亿。这样的人应该每年都会出现在各种富豪榜单上,网友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喊他“爸爸”。
几十年前,做出这等成绩的褚时健17年间总共得到的工资奖金收入不够80万元。这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褚时健在临退休之际,和另外两人私分了三百万美元的国有资产,其中褚时健自己分得 174 万美元。
所谓“褚时健这个人充满争议”就是源于此。17年苦心经营以一人之力把一个小厂子做到亚洲第一,临退休之际侵吞国有资产174万美元。
当年改革转型期,正由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多数国企能存活已实属不易,但褚时健就能一手创造玉溪卷烟厂的奇迹。要说烟草本就是国有垄断行业根本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但为什么全国那么多的卷烟厂,为什么只有褚时健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绩?
一定是褚时健做对了什么,而这里面的“对”也多少是违反当时规定的,如同小岗村的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搞包产到户。现在我们知道,这些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那张按了手印的“大包干”契约被收藏在了改革开放历史博物馆里。但是当时这些人是真豁出去了,理论上是有极大可能坐牢的。
再比如倒买倒卖这个行为曾经是要入刑的,恒安集团的创始人许连捷在十来岁的时候就曾因在村与村之间倒卖鸡蛋、芋头等农产品被打进“学习班”进行思想改造。
然而只需再等几年,那些曾经要抓去“学习班”改造的投机倒把行为转眼成了改革先锋。从好的一面看,这当然是时代的进步。但反思历史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记住这些改革转型期的教训,至少不要让这种悲剧重演。
褚时健犯了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判无期,女儿还在监狱里自杀。值得思考的不是去质疑褚时健神话,或者咬住褚时健贪污不放,值得思考的是,如果一个社会,对于贡献和回报不成正比,不仅仅是缺乏激励机制这么简单,而是整个社会各种资源的僵化,也就谈不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烟草大王”时期的褚时健只不过是政府任命的职务,在定义上可能与我们认为的企业家不符。“褚橙”时期的褚时健74岁再出发,完成一次真正的创业,也给这个市场留下了褚橙这个好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同样是改革激荡三十年的悲剧人物,相比之下,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结局凄惨更多。
「近期更新」